近日,陕西高校圈炸了锅了,西安文理学院要冲刺更名为“西安大学”了!这所由5所专科拼拼凑凑而成的“杂牌军”,要从学院升格为大学。消息一出,考生和家长直接开启“吃瓜模式”:这学校硕士点获批还没有半年,凭啥敢冲刺“大学”名号?
西安文理学院是由西安大学、西安师范专科学校、西安教育学院、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5所学校合并而成,办学历史能追溯到1903年的陕西师范学堂。这所大学听起来挺唬人,但实际就是“专科大杂烩”。
现在有高新、关中书院和太白三个校区,教职工1100多人,学生1.4万余人。半年以前,学校连个正式硕士点都没有,只能和西安交大、西北大学“借鸡下蛋”联合培养研究生。
学校专业倒是挺杂,覆盖文学、理学、工学等九大学科,有49个本科专业,还有省级重点学科 16 个。但尴尬的是,国家级奖项挂零,科研平台都是省级的,连个像样的实验室都拿不出手。网友辣评:“这哪是大学,分明是专科升级版!”
根据教育部规定,学院升大学要满足 7 大条件,西安文理学院全在 “卡脖子”。
该校硕士点数量不够,教育部要求至少5个硕士点,西安文理学院仅有3个,还是2024年10月获批的,时间还不足半年。
科研零蛋,国家级科研平台挂零,科技奖更是想都别想。学校最大的亮点是省级工程实验室,连个国家级科研平台都没有,结果被网友调侃:“这实验室连本科生都看不上!”
专任教师中博士才300多个,正教授不到100人,离 “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超50%” 差远了。为了达标,学校开启疯狂“挖人”模式。
西安文理学院之所以想升格大学,学院升大学后分数线普遍上涨10%-20%。更绝的是,改名后还能蹭“西安”的热度,抢走西安二本的生源。教育部对 “大学” 有经费倾斜,陕西省也把 “建设高水平大学” 写进规划。西安文理学院新校区征地几百亩,改名成功就能名正言顺 “薅羊毛”。
西安文理学院冲刺更名,表面看是“升级打怪”,实则暴露了二本院校的生存焦虑——不升大学,招生难、经费少、师资跑路。但若只顾“改名换姓”,忽视内涵建设,最终只会变成“虚胖大学”。